本文目录一览:
唐经幢的介绍
唐经幢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建于唐大中13年(859年)。这座唐经幢共有21级,高3米。幢身8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并有题记。其余各级,如托座、束腰、华盖等部分,雕刻精致,有海水纹、宝相莲花、宝珠、卷云、力士、天王、菩萨、供养人及盘龙、蹲狮等。
阁前庭园中有一座10米高的唐经幢,仰莲基座,四大天王坐立其顶,典型唐代雕饰风格。始建于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建成,1959年移入古猗园内。青清园 青清园景区建于1985年,位于古猗园最东面,是园内最大的景区,面积30余亩。
据民国《吴县志》记载,此幢为唐大中八年(854)建,宋绍兴十五年(1154)重立,原在山门左首,后移至大殿前。此一经幢正是唐大中年间创寺之明证。 此经幢比例匀称,雕刻精美,虽有残缺,但依然光彩夺目。与同时期其他唐经幢相比毫不逊色。 右侧宝物为一 明末清初所铸铁钟 ,钟顶蒲牢为钮。
唐经幢上海唐经幢
唐经幢,这座我国唐代的珍贵石刻艺术遗产,位于上海松江区中山小学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上海最古老的地面建筑,建于公元859年的唐大中十三年。它由大青石精心雕刻而成,高3米,共有21级,八面形态独特,上段177厘米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下段36厘米则记载着捐助人的姓名。
松江唐经幢的雕刻艺术精湛,不仅在形式上富有层次,而且在内容上寓意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石窟雕刻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经幢,源自古代佛教,随着密宗在唐朝初年的东渐,逐渐传入了中国。最初的经幢,形式简单,通常是一根八角或六角形的石柱,柱身上刻有神秘的咒语或经文,这就是幢身。底部配有基座,顶部设有幢顶,整体构造朴素。到了唐中期,净土宗的佛寺里,经幢的数量增加,样式也逐渐丰富。
在松江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古老的唐经幢承载着丰富的传说,这些故事如同岁月的印记,为经幢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首先,传说中建幢之地曾有一处名为海眼的地方,涌泉不断,危及城市安全。华亭知县召集名士商议,超果寺住持提出以陀罗尼经幢镇海眼,诵读经文以消灾祈福。
经幢经典建筑
杭州凤凰山梵天寺的两座经幢,建于唐乾德三年,共二座,高167米,为浙江现存最高的一对经幢。书刻经文精美,华盖按腰檐形式制作,十分别致。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昆明地藏寺经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坐落在昆明市博物馆,它见证了宋代大理国时期的辉煌。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古经幢之一”的建筑,是由大理国宰相袁豆光亲手督造,建于1148年至1172年间,以其卓越的浮雕艺术和深厚的历史价值,成为了民族文化、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
安国寺经幢,这座浙江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寺巷底,与历史悠久的安澜园遗址相邻。寺内有三座石制经幢,各具特色,分别建于唐代的会昌二年、四年和咸通六年。其中,咸通六年的经幢最为瞩目,高度达到7米,腰檐的设计模仿木构建筑风格,是现存古经幢中最早采用石构仿木构技术的代表作。
在易县城东南隅,有一幢历史悠久的建筑,建于唐朝开元廿六年,即公元738年,它是一座镌刻着李隆基御注《老子道德经》81章的经幢。经幢保存相对完好,其顶部为屋顶式八角形,雕有八脊和瓦垄,檐板、飞檐以及斗拱装饰,底层则是由仰莲座和八角柱体组成的幢身,直径达到90厘米,总高约6米。
/FONT1254年),又名“地藏寺石幢”或“梵文经幢”。经幢为石质,七层八菱形,高约8.30米。其第一层刻《尊胜宝幢记》及梵文《心经》、《发四宏愿》等,第二层刻四天王及梵文《陀罗尼经》,第三层以上雕刻佛像、菩萨、天王及楼字、飞禽等。经幢造型优美,形象毕肖传神,是滇中艺术珍品。
松江唐经幢相关传说
1、首先,传说中建幢之地曾有一处名为海眼的地方,涌泉不断,危及城市安全。华亭知县召集名士商议,超果寺住持提出以陀罗尼经幢镇海眼,诵读经文以消灾祈福。这一提议得到众人赞同,民众纷纷慷慨解囊,最终在明崇祯《松江府志》中有记载,石幢立于华亭县前,镇压海眼,经幢的力量得以传承至今。
松江唐经幢建筑风貌
松江唐经幢,作为上海地区最悠久的地面文物,矗立着3米高,现存21级的壮观建筑。每级经幢以独特的托座、束腰、圆柱、华盖和腰檐等元素,呈现出优美的姿态,其中大部分为八角形设计。这些建筑整体上既高大又美观,雄伟秀丽,雕刻工艺精细,线条流畅,无论是人兽还是花卉,都显得饱满而富有大唐艺术风格。
松江唐经幢:位于松江中山小学内,建于唐代,是上海市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幢身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醉白池公园: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以一池碧水和古建筑群而闻名。园内的古建筑、古桥、古树相映成趣,是体验江南园林韵味的好去处。
松江区古代曾是织染工业的中心,经济发达,现存古迹也较多,其中松江唐经幢、兴圣教寺塔(方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的佘山上还有始建于清的天主教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和佘山天文台。
百叶:是一种用豆精皮(上海称为“千张”)做成一个结子的小吃,有若干层,故叫“百叶”,沸水煮熟后盛入有骨头汤的碗里,并加入精盐、味精葱花等作料,吃起来清淡爽口。
松江古代曾是织染工业的中心,经济发达,现存古迹也较多,其中松江唐经幢、兴圣教寺塔(方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的佘山上还有始建于清的天主教佘山圣母大堂和佘山天文台。
上海游玩参考一览:素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是-个现代化,但又拥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海派文化城市。上海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迷人的城市风貌、繁华的商业街市、欢乐的节庆活动和脍炙人口的各邦菜肴。
唐经幢的杭州唐经幢
1、建于唐开成二年(837)。高4米,分八面。由须弥座、磐石、幢身、檐子、短柱等组成,幢身刻有唐处士吴季良所书《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书法工整秀丽,挺拔有力。短柱四周雕刻佛像,磐石上雕有单钩阑。经幢曾湮没,明崇祯丙子年(1630)发掘归龙兴寺。今筑亭保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唐经幢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建于唐大中13年(859年)。这座唐经幢共有21级,高3米。幢身8面,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并有题记。其余各级,如托座、束腰、华盖等部分,雕刻精致,有海水纹、宝相莲花、宝珠、卷云、力士、天王、菩萨、供养人及盘龙、蹲狮等。
3、杭州凤凰山梵天寺的两座经幢,建于唐乾德三年,共二座,高167米,为浙江现存最高的一对经幢。书刻经文精美,华盖按腰檐形式制作,十分别致。
4、唐经幢是杭州现存年代最久的经幢,系“武林城中罕存唐人遗迹”,为“杭州金石之冠”,曾录于阮元《两浙金石志》中。据《龙兴寺志》载:现经幢系崇祯九年从土中发掘。交盖经幢的八角亭,乃同治十二年的建筑,屋面青瓦出檐、象鼻雀替,亭内画栋雕梁十分精细。
5、唐经幢,这座我国唐代的珍贵石刻艺术遗产,位于上海松江区中山小学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上海最古老的地面建筑,建于公元859年的唐大中十三年。它由大青石精心雕刻而成,高3米,共有21级,八面形态独特,上段177厘米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下段36厘米则记载着捐助人的姓名。